RSS订阅血小板减少治疗,血小板减少易复发怎么办?中医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是首选!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患者护理 / 正文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工作如何做更好

0 患者护理 | 2014年12月8日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工作如何做更好? 无极红十字血康医院专家告诉大家,血小板减少应该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药调理治疗,积极治疗的同时做好护理工作可以预防血小板减少病情反复,这里无极血康医院专家提醒大家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急、慢性血小板减少症状表现有所不同!

  急性型血小板减少:小儿常见(约占70%~90%),好发于2~8岁,男女发病率无差异。其特点:皮肤出血可能是最早的症状,随着血小板数量减少,出血加重,血小板极低时(一般低于5000~10000/mm3)病人可自发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或致命性颅内出血。患儿发病前1~3周内有先驱的急性病毒感染(主要为上呼吸道炎,其次为风疹、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疫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肝炎、巨细胞病毒包涵体病及疫苗注射)和化脓感染。

  急性型血小板减少起病急,常有发热;以自发性皮肤和粘膜出血为主要表现,多为针尖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常伴有鼻出血或牙龈出血,胃肠道大出血少见,偶见肉眼血尿。少数患者可有结膜下出血和视网膜出血。颅内出血少见,一旦发生,预后不良。出血严重者可至贫血,淋巴结不大,肝脾偶见轻度大。本病呈自限性经过,85%~90%患儿于发病后1~6个月内能自然痊愈。约10%患儿转变为慢性型。病死率约为1%,主要死因为颅内出血。

  慢性型血小板减少较少见,占16%~29%,发病年龄多>6~10岁,起病隐匿,多无先驱感染症状,但病毒感染可加重病情。出血症状一般较轻,重者也可发生瘀斑、血肿及颅内出血。病程超过6个月。血小板数常为(30~50)×10^9/L,血小板寿命2~3天,伴血小板功能持续异常.PF3活性降低,血小板粘附性降低,对ADP凝集反应降低。PAIg阳性率达95%。骨髓巨核细胞多为成熟型。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工作如何做更好?

  1.尽可能避免使用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如利福平、阿司匹林、奎宁、头孢菌素、洋地黄毒甙等。

  2.平时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要保持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特别要注意防止外伤的发生。

  3.缓解阶段可以适当参加一些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4.饮食要有规律,主副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如小麦、玉米、小米、糯米、豆类、瘦肉、蛋类等。多吃新鲜水果,如橘子、红枣、核桃、红皮花生、菠菜、青椒、白菜等。忌辛辣、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烟酒等刺激类物品应以戒除。

  上面无极红十字血康医院专家,详细为大家介绍了“血小板减少的护理工作如何做更好”,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护理大家应该已经更明白了,如果还想要知道其他关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知识,可以点击在线咨询,跟无极血康医院在线专家咨询了解。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 血小板减少  护理   ”的文章

请填写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上一篇:治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黄新然下一篇:血小板减少中医治疗 血小板减少护理方法

猜你喜欢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必填,不填不让过哦,嘻嘻。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最近发表
本年最热文章
Tags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