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血小板减少治疗,血小板减少易复发怎么办?中医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是首选!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常规治疗 / 正文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论治

0 常规治疗 | 2011年10月6日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论治

1辨证纲目

    (1)辨虚实:一般来说。外感风热毒邪及阴虚火旺均为火热薰灼,迫血妄行所致,但前者为实火,属实证;后者为虚火内生。属虚证。而气不摄血型属虚证.瘀血阻络又为虚实夹杂。

    (2)辨发病情况及出血的数量及颜色:凡起病急,病程短,发病前或发病时有发热症状、出血量较多、色鲜红,并伴心烦口渴、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属实证。而起病隐袭,病

程长,出血较少,色淡红或暗红属虚证。若出现乏力、气短、面色苍白、头晕为气虚;而以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失眠为伴随症状则为阴虚火旺;若见有下眼睑青紫,舌紫暗,脉细涩者

则为瘀血。

1.1外血热妄行

    发病急,病程短,发病前或发病时病人发热,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斑块,或伴有鼻衄、齿衄,甚则尿血、便血,口渴,便秘,溲黄.舌红,苔黄少津,脉数。

1.2阴虚火旺

    皮肤紫斑块或斑点,色红或紫红,时重时轻.或有鼻衄、齿衄、月经过多。伴心烦不寐,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绛,少苔,脉细数。

1.3气不摄血

    紫斑色紫暗淡,反复发作,多呈散在性,劳则加重。可伴鼻衄、齿衄,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差,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弱。

1.4瘀血阻络

    肌衄青紫,反复出现,毛发枯萎无泽,目之白睛布满血丝,下眼睑青紫,舌质紫暗,脉细涩。 
 
2审因论治

    本病的治疗可遵循治火、治气、治血的原则。治火指治实火及治虚火,实火者当清热泻火,虚火者当滋阴降火;治气实证应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治血则依据病证的不同,采用凉

血止血、收敛止血、活血止血的方法。

2.1血热宴行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犀角1~3 g(或水牛角30 g),生地黄30 g,赤芍药20 g,牡丹皮20 g,甘草6 g。

   方中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起清热解毒的作用;生地黄、赤芍药滋阴清热;牡丹皮凉血止血;共奏清热解毒凉血之功效。也可用清营汤.古中犀角(用水牛角代替)、玄参、生地黄、麦门冬

滋阴清热凉血,金银花、连翘、黄连、竹叶清热解毒,丹参散瘀。若发热重,伴口干、烦躁、紫斑密集而广泛者可加用生石膏、龙胆草,并冲服紫雪丹,目的在于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热伤

肠络而见便血者,可加槐花、地榆凉血止血。若有发热、恶寒、头痛等外感症状,可加入金银花、连翘、荆芥、板蓝根、蒲公英、地丁等清热解毒之品。若伴鼻衄.可加人牛膝、栀子凉血,

引血下行;齿衄可加入生石膏、黄连以清胃热;尿血者加人大蓟小蓟、白茅根止血。

2.2明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方药:茜根散(《景岳全书》)。茜草根20 g,侧柏叶20 g,黄芩15 g,生地黄15 g,阿胶10 g(烊化),甘草6 g。

   方中茜草根、侧柏叶、黄芩清热凉血止血;生地黄、阿胶滋阴养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和中解毒。也可以用玉女煎,该方中用生石膏、知母清阳明热:熟地黄、麦门冬滋阴养液;用牛膝

括血化瘀,引热下行。本方适用于阴虚火旺兼胃热盛,出现胃火上炎的症状,如齿衄、鼻衄等。若阴虚较甚可加入玄参、龟版、女贞子、旱莲草育阴清热。若阴虚火旺偏血热者,可加入牡丹

皮、紫草、赤芍药、水牛角凉血止血。若出现腰酸膝软、耳鸣、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的症状,为肾阴不足之征,可用六味地黄丸加茜草、紫草、仙鹤草以滋阴补肾,凉血止血。若

胃阴不足表现明显伴口干口渴,舌红少津,可加入天花粉、石解、玉竹、沙参养阴生津。若由于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见较重的出血,可加入白茅根、仙鹤草、血余炭等凉血止血。

2.3气不摄血

   治法: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党参30 g,黄芪20 g.当归12 g,白术15 g,茯神15 z,酸枣仁20 g,龙眼肉20 g.远志20 g,木香9 g,甘草6 g,生姜6 g,大枣3枚。
   方中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益气;当归补血养血;茯神、酸枣仁、龙眼肉养心安神;远志安神定志宁心;木香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过于滋腻而伤及脾胃。本方是

治疗紫斑反复发作、病程长而致气血亏虚、气不摄血的良方。若出血较重者,可加用仙鹤草、阿胶、茜草根、地榆、紫草等以加强止血的功效。对于气损及阳,出现畏寒肢冷、便溏、舌拔嫩

、苔白滑、脉沉等阳虚症状,可合用保元汤温阳摄血。若伴肾气不足,出现腰酸膝软等症,可加人山萸肉、菟丝子、续断、巴戟天、山药等补肾气'若伴纳差,可加入白术、茯苓、陈皮、苍术

健脾之品。

2.4瘀血阻络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当归20 g,白芍药15 g,生地黄15 g,川芎15 g.柴胡12 g,枳壳10 g,牛膝15 g,桔梗10 g,桃仁lO g,红花8 g'甘草6 g。

   方中用当归、白芍药、生地黄、川芎活血化瘀,止血养血。柴胡、枳壳行气和血、止血;牛膝引血下行;桔梗开肺气。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桃仁、红花以祛癖生新而止血。诸药相合

,共奏活血化瘀的功效。若血瘀之征明显,可酌情加入桃仁、红花以祛瘀生新而止血。若伴有畏寒肢冷、腹胀、腰酸、便溏、面色咣白、舌体胖大、脉沉迟的脾肾阳虚之征时,应加人温用之

品,如可加入附子、内桂、巴戟天、菟丝子、锁阳等。若伴有乏力、气短、神疲,舌淡、脉细的气虚之征,可加入黄芪、党参等补气之品。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病机之中医学认识] [血小板减少的饮食调养原则和食疗效方]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常见的HT]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分类] [血小板减少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 原发  血小板  减少  辩证论治   ”的文章

上一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诊断下一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之古方新用

猜你喜欢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必填,不填不让过哦,嘻嘻。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最近发表
本年最热文章
Tags列表